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践路径,发展山地经济,推动乡村振兴。10月23日,由中共城口县委、城口县人民政府、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我校共同主办的“山地区域乡村振兴秦巴山论坛”在城口县举行。
来自秦巴山区部分区县市政府部门、高校、党校、研究院等38个单位,共计156名领导专家学者围绕秦巴山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保障条件等六大板块展开研究讨论。
上午9时,论坛开幕式在县委大礼堂举行,县委副书记袁开勇主持开展,副书记黄宗林在会上致欢迎辞。他谈到,城口在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面临许多短板和弱项,他希望本次论坛能进一步为城口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智力支撑和实践支撑,形成丰硕智慧成果;希望周边毗邻兄弟区市县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抱团发展,促进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各项工作整体联动、共同进步,助推城口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我校党委书记曾礼在致辞中谈到,本次论坛主题为“山地区域乡村振兴”,针对性强、意义深远。全面小康的重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重难点在边远贫困山区。如何根据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实际,实现乡村振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最关键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所在。相信此次论坛必将有力推动秦巴山区发展振兴,进而对其他山地区域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为决胜全面小康作出积极贡献。曾礼书记表示,我校愿同各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加强合作,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为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主任王黎明表示,作为智囊团必须坚持“四个意识”,强化“三性”,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新理论、培育理性、坚定理想,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五大功能”,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
随后,我校董景荣副校长宣读论文获奖名单,有关专家和领导为12名一、二等奖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
开幕式后,柯炳生、王崇举、温铁军、于法稳、刘明、罗兹柏、牟映雪7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理念,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推动乡村振兴”等课题作主题发言。
下午2:30,各位专家学者在县政府一会议室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之后,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会长文传浩主持开展大会闭幕式。
我校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邓正琦教授发表总结讲话并对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提出几点建议。邓教授谈到,秦巴山区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大型水库库区和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于一体,交通发展滞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典型代表。她表示,各方应共同呼吁、协同打造秦巴山区骨干交通信息网络,突破基础设施瓶颈,跨省“断头路”,联通交通血脉。要以“政府为主导、学术为支撑”构建秦巴山区跨省交界地区的经济协作会和学术交流会,共商乡村振兴事宜。秦巴山区各县(市、区)要遵循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选择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特别要整合旅游资源,共同打造旅游环线,并充分利用国家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推动秦巴山区域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摄影:岳仍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