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俐俐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中国文学场视域视野文学评奖综合考察研究的理论发现与问题”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贾玮教授主持,文学院部分师生聆听讲座。
刘教授以她主持研究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为例,介绍了她学术研究的思路。她将“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这个题目拆分成四部分:“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实践研究”。在对每部分概念辨析后,在现有的学术资源的基础上深化研究,并提炼出文学评论价值体系中的两大关键词“导向”与“底线”。通过思考如何设置“导向”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对本议题“文学评奖”的研究。
刘教授将现有的文学奖划分为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代表的“政府奖”,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代表的“国际奖”和以小小说金麻雀奖为代表的“民间奖”三大类。政府奖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处于圆心的主导地位;国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理解体认的产物,与中国文学形成互动;民间文学奖倾向于向政府奖靠拢。文学评奖中的批判标准实质上是为了选拔,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因为文学奖项的评判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应答社会给它提出的问题,但它又始终需要维持稳定性。通过使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文学评奖遵循文学场自主运行逻辑,在艺术特性和权力资本两极摆动和游移的结论。刘教授通过分析议题,向大家展示了学术研究的前期思考、框架建构、寻找理论支撑、解决问题的过程。
贾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并建议大家在论文选题时扩展思路,以理论为支撑,多维度、多角度、多学科地寻找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