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提档升级”进行时】重庆新闻学院:精心布局自媒体矩阵 “互联网+”融入教学改革

来源:新闻中心、重庆新闻学院   作者:记者罗维、傅汝欢,通讯员卫彦瑾、朱慧娟、窦彤辉、熊根、楚小静   编辑:李若岩   发布日期:2016-03-23   点击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互联网+”概念。高校作为思想活跃、知识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师生关系、学习方法和管理服务,也必将受到深刻影响。重庆新闻学院(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的一系列“互联网+”走进教学的探索已经开始,他们的尝试将为传媒教育教学开启新的思路。

第一个扛起试验大旗——“楚哥媒资课堂”

课堂在哪里?传统的课堂在教学楼里,而楚哥的课堂在拇指上。

楚哥,张楚是也,我校影视与制作专业负责人。2013年,传媒学院从天陈路12号的沙坪坝校区迁至大学城,学院第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楚哥媒资课堂”也悄然诞生。自2013年9月15日推送第一期内容起,“楚哥媒资课堂”以平均每周4期的频率,持续为学生提供新鲜的专业讯息。本学期已是“楚哥媒资课堂”开课的第六个学期,尽管近两年新媒体发展势头强劲,学院内部新增了很多公众平台,但“楚哥媒资课堂”仍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

重塑师生关系,新媒体初尝试

2013年暑假,去广州参加新媒体培训的楚哥,被参训者的激情感染,随即决定自己也要办一个新媒体。他谈道,这并不是一个头脑发热的决定。近些年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人成为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可能,传统的媒体传播渠道面临很大挑战,学界也有“媒体渠道崩塌”的说法。

作为传媒学院的教师,如何将新媒体的优势和教学相结合,达到与学生更好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呢?楚哥说:“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提出‘从游’的教学模式,类似于古代‘书院’,即老师和学生生活在一起,进行深入交流。而在大学扩招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难以实现。”

于是,“楚哥媒资课堂”诞生了,这为师生进行线上交流和反馈提供了契机。“很多同学看到不错的东西会分享给我,我可以将其放在公众平台里与更多人分享。同时,也有同学留言,我每天晚上都会关注。”楚哥笑言。

改革教学模式,拓宽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是学院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楚哥媒资课堂”无疑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摒弃吐槽搞怪,专注专业发展

“你若通过这个平台来吐槽,那我会把你踢出去。”在这个拇指课堂上,楚哥希望与搞怪娱乐之风保持距离。

“楚哥媒资课堂”主要推送摄影摄像技巧、电影评论分析、剪辑软件知识、举办影展等活动讯息。内容以推荐阅读为主,推荐与传媒专业相关的优秀文章及原创作品,其中,与影视制作专业相关的“硬知识”占有相当比例。尽管这些“硬知识”点击量不高,楚哥也表示没有关系。“这些推送内容是课程体系外的延伸阅读,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

目前,“楚哥媒资课堂”有大约500名粉丝,其中活跃用户在300名左右,主要是影视制作专业的学生。

院报《新夔》的新媒体探索之路——“欧了”

“欧了”是我校新夔文化传媒社旗下报纸《新夔》的微信公众平台,于2015年4月23日正式上线。“欧了”乃“OK”之意,意为“陪你一起读大学,让你大学没问题”。

目前,“欧了”成功吸粉680人次,以每周3至5期的频率推送,且每篇平均阅读量保持在150人左右,如今已形成“有料”、“热点”、“新欢”、“聊聊”、“身边”以及“电台”六大板块体系,每个板块都有负责同学,以保证及时有效地完成采编写的系列任务。

据小编蒋成芬同学介绍,“杨澜来重师”凭借人物话题性、同学们的热情转载、丰富翔实的内容及“你怎么大学才谈恋爱”这一新颖标题,成为“欧了”阅读量最高(6000人次)的一期报道。“不管阅读量如何,每次发稿都能给我莫大的成就感。很感谢‘欧了’的读者们!”她感慨道。同时,她的搭档表示,在“欧了”工作,采写能力得到了提高,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欧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指导老师曾蒸强调道:“我们为学生提供的业务训练和实践平台,就是一个仿真的市场化媒体。”

“在创立公众号时,我们首要考虑两点:一是市场需要,二是我们拥有的资源。这也是‘欧了’一直以贴近企业化管理的形式运营的原因所在。”曾蒸介绍道,“《新夔》的新媒体平台将进一步拓展,在‘欧了’的基础上,增设‘看吧’、‘七号病房’(暂定名)。前者提供讲座、演出等大学文化活动资讯,后者针对当下大学生心理服务需求,以语音为主导,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作为学生自发创办的院报,《新夔》正在从纸质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通过新媒体平台“欧了”,以学生视角报道我校发生的实时新闻,记录我校学子学习和生活点滴。

打造学院第一品牌——“自媒体矩阵”初布局

当下,自媒体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学院却一直缺乏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代表学院发声,扛起对内对外宣传的重担。2015年9月,“重师V影”、“重师传媒公社”、“虎溪学研”、“师人订制”四个公众平台同时创立,初步形成了学院“自媒体矩阵”。

代表学院发声,压力不小

在“自媒体矩阵”中,四个微信公众号各司其职。“重师传媒公社”作为官方的学院新闻发布平台,秉承着传递传媒“第一口新鲜”的理念;“重师V影”旨在打造一个我校传媒人独家原创视频的分享平台;“师人订制”探寻我校周边的吃喝玩乐,挖掘身边的“牛人”、“美食”及“美景”;“虎溪学研”则更为独特,是一个专为大学城研究生打造的交流平台。

自2015年9月推送第一期起,这四个微信公众号一直保持着平均每周推送2-3期的频率。截至目前,它们的总粉丝数已突破1000,其中“重师传媒公社”的粉丝数已超过400。

谈及这几个公众号,负责老师陈静笑称自己压力很大:“最大的风险在于有可能做错。”陈静曾是媒体编辑部主任,2015年9月到我校任教。当时,参与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大一新生也初入学。“大家对学校事务不太熟悉,这就导致在运营中很容易犯一些政治性错误。”此外,因为公众号内容涉及时政,风格偏严肃,在学生群体里喜欢看的人相对较少,“和轻松搞笑类公众号相比,确实不占优势,但还是必须做!因为‘重师传媒公社’是唯一代表传媒学院的官方认证平台,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即使面临着粉丝数量有可能稍逊一筹的问题,陈静仍坚定地表示学院官方发布平台存在的必要性。

锻炼采写编,新闻理想从这里起航 

参与自媒体矩阵运营的同学共20几个,平均分成4个小组。同学们谈道,很多采访工作都有难度,但陈静老师从不帮忙。“这是对他们的一种锻炼,对他们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好处。”陈静如是说。

陈静用一个孩子的成长来比喻一个公众平台的发展。公众平台从标题、排版、图片的处理运用,再到视频和语音的创作等,都是逐步添砖加瓦形成的,像极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这样的实践平台,比起传统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

2014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张洁表示,“虽然这里的工作有些辛苦,但十分有益于我的专业学习。课堂上学的大多是理论,而这里给了我一个实践的平台”。

“学生主动性还不够”,在谈及公众号面临的问题时,陈静说道,“现在运营公众号的大三同学大多在外面实习,没有太多时间管理公众号,而低年级同学对微信业务不太熟悉,课业也较繁忙,运营公众号就全凭个人兴趣,虽然我会利用我的资源给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等,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还缺乏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

采访最后,当被问及对公众号未来的构想时,陈静兴奋地说道:“新闻学院第一品牌!想到新闻学院官方宣传渠道,首先就会想到我们!”

传统课堂的“十分”延伸

摄影爱好者的新天地——“十分摄影”

“十分摄影”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办人是院长助理、摄影专业教师金鑫。谈及该公众号名称,她解释道:“只要你感兴趣,在这里花十分钟时间教你学会一种摄影技巧。”公众号创办一年多以来,已拥有400多粉丝,目前仍处于粉丝数上升阶段。粉丝中不仅有学生群体,还有不少各行各业的摄影爱好者。

在线上,除了每日推送如《金老师讲座之“测光原理”》《十分钟学会出彩颜色搭配》等寓教于乐的摄影知识和技巧、定期推送优秀摄影作品外,还专门开辟“器材党”专栏,分享市面上性价比高的专业摄影器材,并与器材厂商开展合作,为学生和摄影爱好者争取低价团购提供方便。

在线下,“十分摄影”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联合重庆知名摄影师、化妆师、摄影文化研究学者及艺术画廊,大胆尝试开展开放性的免费课堂,开办免费的化妆课、摄影课、摄影比赛、摄影专题讨论活动、组织采风或展览活动。金鑫介绍道,“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视野。学生在组织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还锻炼了协同和组织能力。”

“十分摄影”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获益匪浅。组织过活动的戎珊同学谈道,“线上我可以尽情分享自己的摄影知识和运用心得,线下活动又提高了自己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组织和协同能力”。不少在团队待过的毕业生,在工作后仍感谢团队带给他们的成长。

建造满足学生需求的大学村——“十分life”

有一次,在课堂上金鑫谈及媒体营销,150余名学生能听懂的却只有数十人。她开始思考问题出在哪里。“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理念多是消费,而产出的概念却处于缺失状态。”金鑫谈道,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不仅需要学生利用课本、课堂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更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展思维,加强集整合、策划、推广、营销为一体的总体意识,提高创业创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金鑫带领同学创办了“十分life”大学村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以大学生,尤其是重庆大学城30万人次的学生群体为对象,针对大学生的社交活动、生活服务、学习帮助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打造集优惠资讯、美食、生活、出游、游戏、人物、交友、生活用品、工作兼职及学习于一体的大型网络服务平台。该项目得到了我校传媒学院、北京时间碎片公司、爱奇艺(重庆)公司及VIVA新媒体应用工作室的大力支持。

2014年5月20日,“十分life”微信公众平台在我校学生食堂举办了一次以“520我爱你”为主题的涨粉活动,当天下午成功吸粉260人。目前,该项目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得到了学生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精力有限,亟待机制支持

作为对教育的新探索,在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金鑫也遇到了瓶颈。她告诉记者,长期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组织相关活动,不仅需要恒久的耐力,还需要机制上的支持和教学工作量认定等政策倾斜。如果可以在工作量上承认这些教育试验,建立更完善的政策与条件支撑机制,新媒体教育试验定会朝着常态化进程发展。

听“雏音”、发“真言”的习作平台——“言吧”

2015年10月13日,“言吧”刊出了开篇词《听听大学生们的“雏音”和真言》,这标志着我市高校第一个专司新闻评论的微信公众号正式诞生。该公众号指导老师田宏明是我校新闻学专业评论课的任课教师。来高校任教前,他是一家市级媒体的总编。在他的提议下,2013级新闻班近50位同学共同创办“言吧”,作为新闻评论习作的展示平台,并意欲将其打造成当代大学生“指点江山,纵论天下,弘扬正能量”的阵地。

“言吧”的出现,适应了课程需要。新闻评论需经过长期培养以及不断练笔,并非一朝一夕练就。“言吧”的出现,为新闻专业同学的日常训练提供了园地。每期内容田宏明都会认真阅读,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比之已有思维定式和评说套路的专家名流,年轻大学生不带成见,没有框框,天生有着和时代节拍一致的神经与脉动,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气。”这是田宏明对大学生的印象。

田宏明告诉记者,自担纲讲授新闻评论课程起,他就有为学生开辟评论阵地的想法。思想新锐、评论犀利,这是他对学生的期望。

“言吧”推送的文章,选题涉及世界局势、国家政策及社会热点,如11月21日的《“黑客组织宣战”引关注,谁在借东风?》、12月16日的《全面“二孩”这唯一的一代独生子女》等,发挥了正面舆论导向作用。

任重道远,其路修远兮

“尽管‘言吧’有着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需改进的地方。”田宏明说道。

一是时效性不够。“我要求他们当天事最好能当天评,但做得欠缺。”例如前段时间舆论热议的“大学生掏鸟窝判刑十年半”,《新闻1+1》栏目在12月3日就做了评论报道,而“言吧”的评论文章出现在12月14日。

二是积极性不够。“本来应是出现一个新闻,大家踊跃发言,现在却成了‘计划’体制,分配任务,谁今天写,谁明天写。”还有同学表示,感觉是在完成任务。

三是关注量不足。据负责运营的田钰沛同学介绍,目前“言吧”的粉丝人数接近100人,平均每篇推送文章的阅读量在20-30之间。她说:“稿件来源很单一,主要是自己班上的同学,难免有种自娱自乐之感。”

“言吧”是同学以个人名义申请的,缺乏与重庆新闻学院其他微信公众平台的整合。谈及今后对公众号的规划,田宏明表示,“目前‘言吧’是重庆市高校第一个以新闻评论为主旨的公众号,发展前景广阔,但规划上还需学校和学院的支持配合”。

做“融合”的服务平台

杨琪老师是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负责人之一,目前创办了两个微信公众平台——“大山哥影像工坊”、“编导派”。谈及创办目的,他采用了“有用”、“服务”等词,意为融合两大公众平台线上线下的力量,给学生提供有用的东西,为同学们服务。在他看来,有用的东西分为两种:一种是让大家明白学习要学什么,另一种是学会展示所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

未来的互联网模式取向是服务性的,公众号是对原有传统教学体制的升级。它的服务面广、扩散性高、成本低,是一种很好的线上教育体系。“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只为有需求的人服务。”杨琪说。

淘选优质资源——“大山哥影像工坊”

“大山哥影像工坊”创办于2015年12月15日,粉丝量达166人,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在100左右。杨琪介绍道,它的定位是在互联网中淘选优质资源,打造一个优质学习库源。杨琪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中,搜集整理优质网上教程,节省学生获取优质学习资源的时间。

对于该公众号,杨琪看重的是有效传播,而不是大范围传播。他希望学生可以踏实地在课余时间学到专业知识。《AE/PR磨皮降噪美肤插件介绍与下载链接》《FCPX插件:三维空间画面破碎效果插件介绍与下载链接》等文章,都是杨琪筛选出的庞大资源库的冰山一角,未来的资源库将会更加丰富庞大。

齐力展示自我——“编导派”

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2006年发展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但学生向公众展示风采的机会较少,“编导派”公众平台应运而生,成功解决了展示平台缺失问题。

据了解,学生的阶段作品、结课作品及比赛作品等,都会定期整合推送到公众平台上。“该平台因正式度高、粉丝群收藏持续性久、朋友圈推广力度大,得到了同学们的重视。”杨琪说道。

此外,该平台创设了招聘板块,向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获知就业信息,拓宽信息来源。对在校生而言,招聘信息可以帮助其及早明确未来的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学习。

杨琪告诉记者,这两大平台也是新出炉的《2015级全日制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试验田,将配合《视频制作基础》《广告宣传片创作研究》《音乐电视创作研究》等课程,进行线下线上的交互运转。诸如上传至公共平台的视频资源是课堂讨论的中心议题,提前在平台上推送拍摄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等,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整个状态中的某部分。“未来所有‘互联网+’模式,其最终核心就是一种融合。”杨琪总结道。

构建学习知识场——“视说新语”、“眯点儿”、“淘学猫”

“视说新语”、“眯点儿”、“淘学猫”都是传媒学院院长李明海创办的微信公众平台。其中,创办最早的“视说新语”一年多来粉丝量已达300余人。“眯点儿”和“淘学猫”是2015年下半年创办的,虽然创办时间不长,但后期潜力却是无穷的。据“视说新语”学生负责人李黎介绍,后两个平台粉丝量仍呈上升趋势。

挑战背后潜力无限,亟待回归与整合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顺应新媒体发展态势,运用新的技术载体,将深度学习转化为通俗易懂而内涵饱满的新媒体形式推送给学生。让年轻人运用专业优势对影视类深奥理论知识进行另类解读,获取新媒体平台的新话语权。”这就是该系列公众平台创办的初衷。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习变成一件有意思却不失本色的形式,而这恰恰是微信平台上缺乏的一种集深度学习和碎片化学习为一体的新媒体学习方式。下一步该系列公众平台将与各大视频网站合作,促成这种有趣的深度学习大范围推广。

“互联网+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培养人才。一方面,学院依托互联网载体搭建“第二课堂”,将课程从黑板课桌前搬到更大的空间和领域,学生根据需求定制学习,在推送学习资源中提高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公众号搭建了学生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其中展现自我,获得全方位的能力。

2015年是自媒体去泡沫化元年,李明海院长谈道,建立公众号容易,但将其做大做强,使之持久化、常态化发展并非易事。学院亟需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共谋前进。“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学院全部新媒体资源,拧成一股力量,筹划蓝图,健全机制,在新媒体中为学院和学校建设新的教育教学基地。”

此外,学院在2015年成立了“学习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意在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重塑师生关系,探索师生间交流的新方式,最终目的是探索培养人才模式新路径。多位老师的微信公众平台试验,意义即在于此。

结束语

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重庆新闻学院(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一系列“互联网+教育”的试验探索,对于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大胆的摸索和尝试。当然,困惑和疑难肯定存在,但探索的意义即在于寻找符合学生需求、提升学生能力的教育新方式。用一句话来说:我们都在路上。

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邮编:401331 网站:www.dmupya.com
沙坪坝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邮编:400047
北碚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邮编:400700
版权所有©威尼斯·(wnsr)888 - 最新认证 渝ICP 备05001042号


  • 新浪微博

  • 官方微信

  • 官方抖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