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公文包、一瓶冰镇绿茶、简朴的衣着、工整的板书和沉稳的声音,这便是生命科学学院李勃老师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您一路披荆斩棘,护我们前程似锦,多谢您如此精彩耀眼,做我们平淡岁月里的星辰。”这是李勃老师的学生对他的评价,他回应道,“这朴实的言语是至高的荣誉!唯有努力,方能不负大家的厚爱。”
踏实上进的学术钻研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李勃老师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位新人,不断地向前辈们、优秀的同行们学习。李勃老师的公文包中总会放一本专业书籍或者学术论文以便随时反复阅读;凌晨的办公室也能看到李老师为一个数据反复推敲修改实验过程的身影......这种踏实的作风,使得李老师在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与计算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之路,李老师感慨自己的幸运,“在不同的阶段都遇到过很多好老师。本科时的专业课老师让我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打牢根基;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们让我磨砺专业实验技能,逐步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框架;还有很多公共课老师通过言传身教让我感受到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凝聚内核。”
在钻研学习的过程中他总结出科学研究的三个要点:第一要诚信,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第二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规律,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第三要长期坚守,持续追踪该领域前沿,不断把研究向纵深处推进。
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对李勃老师来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从而使得教学与科研能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科研工作为他的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教学过程中他也会产生学术研究的新灵感。
他还把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入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坚持科研创新,弘扬优良传统,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相融合。
诲人不倦的科研引路人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他是学生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在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科研的种子。
“和学生待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让人印象深刻”,李老师说,教授学生重要的研究策略和方法,与他们一起解决科研课题上的问题,这些对他来说是教师价值的体现。
李勃老师坚持以率先垂范的品格激励学生、以广博精深的学识丰富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方法引领学生。他通常会从基本原理的讲解出发,提示同学们模板的重要性,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种实验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勃老师深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仅仅是铺路者、引导者和解惑者。他主张“因材施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确定毕业课题与研究目标。每节课前,他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方法,设计课程类型,绝不打无准备之仗。2017级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的魏晋艺同学说:“在实验过程中,李老师给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我们自己去探索并尝试解决在实验过程中碰到的诸多问题,让我们真正了解每一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即使是非常基础的问题,李老师也仔细耐心地给学生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教师这个职业对他来说意味着一份初心,教师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李老师的课件每个学期都会更新,授课内容紧跟科学前沿;并且邀请领域内专家来为学生们开讲座,让学生掌握知识、学到方法、培养能力。李勃老师与学生勤交流、勤互动、勤帮扶,实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引导学生融入思想学、形成体系学、带着问题学、提升本领学。
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的朵泓睿同学回忆道,疫情在家时,李老师通过截图等方式手把手教他下载学术论文,电脑配置不足以支持他继续学习,李老师甚至主动帮他购置电脑配件......
“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希望自己可以多付出一点,多辛苦一点,多用心一点,多努力一点。”李勃老师用自己的真心育人,这正是他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原因。
个人简介:
李勃,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兼任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客座编辑,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杂志审稿人。目前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与计算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讲授本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生化技术》以及研究生《食品产业信息与网络技术》《高级生物信息学》课程,并积极参与班主任工作和教学改革。曾获威尼斯wnsr888 “本科生优秀导师”“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最受毕业生欢迎教师”等荣誉。主持或主研省部级及以上项目7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主编教材1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约40篇。